1,關于農耕的古詩十首
? 中國好詩詞,風雅頌古今!中國好詩詞打造最純粹的詩詞分享平臺!品讀、鑒賞經典詩詞歌賦,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不一樣的文學閱讀體驗,不一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播。歡迎各位關注,同時也歡迎各位投稿!
春雨如膏,滋生萬物。淅淅瀝瀝的春雨,潤物細無聲的下著,滌凈了塵土,樹樹新翠,枝枝碧染;滋潤了土地,麥苗青青,土地肥沃;春天來了,一犁春雨趁農耕,農民也開始忙碌起來了!
春雨如膏
唐喻鳧
冪冪斂輕塵,濛濛濕野春。
細光添柳重,幽點濺花勻。
慘淡游絲景,陰沈落絮辰。
回低飛蝶翅,寒滴語禽身。
灑岳摧余雪,吹江疊遠蘋。
東城與西陌,晴后趣何新。
春雨
唐徐凝
花時悶見聯綿雨,云入人家水毀堤。
昨日春風源上路,可憐紅錦枉拋泥。
無題
唐唐彥謙
云色鮫綃拭淚顏,一簾春雨杏花寒。
幾時重會鴛鴦侶,月下吹笙和彩鸞。
田家
宋歐陽修
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絕句
宋王雱
一雙燕子語簾前,病客無憀盡日眠。
開遍杏花人不到,滿庭春雨綠如煙。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只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
浣溪沙
宋趙令畤
一朵夢云驚曉鴉。數枝春雨帶梨花。
坐來殘月冷窗紗。
釵鳳謾曾留得半,枕山猶是枕時斜。
對花今日奈天涯。
浣溪沙
宋毛滂
本是青門學灌園。生涯渾在亂山前。
一犁春雨種瓜田。
別后倩云遮鶴帳,來時和月寄漁船。
旁人莫做長官看。
滿庭芳·麥隴如云
宋葉夢得
麥隴如云,清風吹破,夜來疏雨才晴。
滿川煙草,殘照落微明。
縹渺危欄曲檻,遙天盡、日腳初平。
青林外,參差暝靄,縈帶遠山橫。
孤城。春雨過,綠陰是處,時有鶯聲。
問落絮游絲,畢竟何成。
信步蒼苔繞遍,真堪付、閑客閑行。
微吟罷,重回皓首,江海渺遺情。
點絳唇·春雨春風
宋-朱敦儒
春雨春風,問誰染就江南草。
燕嬌鶯巧。只是參軍老。
今古紅塵,愁了人多少。
尊前好。緩歌低笑。醉向花間倒。
菩薩蠻·濕花春雨如珠泣
宋劉燾
濕花春雨如珠泣。泣珠如雨春花濕。
花枕并敧斜。斜敧并枕花。
織文回字密。密字回文織。
嗟更數年華。華年數更嗟。
安寧道中即事
清王文治
夜來春雨潤垂楊,春水新生不滿塘。
日暮平原風過處,菜花香雜豆花香。
2,贊美田園農耕詩句
五一勞動節,我們就說說關于勞動的詩歌。古代主要是農耕文明,田間勞作是最主要的社會活動。社會最基層農民百姓的生活,最為常見也最值得書寫。特別是古代很多文人,由于仕途不得意,或者志趣所向,往往歸于田園,留下了大量關于農事勞作和田園風光的詩詞,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獨成流派。今天我們共同來欣賞10首優美的田園詩。
1.《歸園田居·其三》 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鼻祖。他的詩不但開創了田園詩的路徑,而且從一開始就處于田園詩的高峰?!稓w園田居》是陶淵明的一首組詩,都很有名氣。這是第三首,主要是描寫了作者田園耕作的生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房前種菊,山下種豆,陶淵明過得很有情趣。只不過,陶淵明不算是個好農夫,“草盛豆苗稀”嘛!但是,這樣也說明,田間勞動并不是想象的那樣輕松?,F代人動不動就想學陶淵明,其實你得好好想想,種地真不是那么簡單的。每天早晨要去“理荒穢”,直到晚上才能回來。是不是比“996”還要辛苦啊。只是,這是陶淵明自愿的,所以也不會抱怨了。田園勞動,不但早出晚歸很辛苦,而且生產生活條件也很艱苦。道路狹窄,一條小路而已。草木漫生,上面的露水把衣服都打濕了。盡管如此,作者還是不改其志。自己選的路,再苦也得走下去啊,這比“折腰于五斗米”來說,要容易的多了。
2.《雨過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
閑看中庭梔子花。
王建是一位對非常關心和同情底層勞動人民的詩人,寫過大量的關于農民、漁夫、蠶婦等詩歌。這首詩是其中一首著名的代表作。雨中行路,經過山村,偶聽雞叫,更加清幽。竹林叢生,溪聲淙淙,小橋一座,直入村中,很美的春雨圖。浴蠶,就是在養蠶的初期,通過一定的方法來挑選優良蠶種,保證蠶繭的孵化率。媳婦、小姑相互提醒呼喚,一起去浴蠶,可見,這家人關系很和諧融洽,而且冒雨還要去浴蠶,也非常勤勞。作者自己也難得休憩一下,閑看院中的梔子花開。景色秀麗,農事繁忙,詩中的畫面、聲音仿佛躍出紙面,清新生動。
3.《感興》 唐 鄭谷
禾黍不陽艷,競栽桃李春。
翻令力耕者,半作賣花人。
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唐朝社會,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本來,農業就是為了糊口吃飯。但是,自南北朝以來,花卉種植銷售觀賞日益成為一種農業生產方式。到了唐朝,這一變化達到了極致。各種花卉成為了人們的寵愛。特別是牡丹、芍藥等等,一株花能賣數千上萬。這就吸引了很多農民開始種花?!胺盍Ω?,半作賣花人”,就是當時社會的現狀。這首詩,雖然簡短,但是較早地反映了一定的經濟規律。
4.《老圃堂》 唐 曹鄴
邵平瓜地接吾廬,
谷雨干時手自鋤。
昨日春風欺不在,
就床吹落讀殘書。
曹鄴是晚唐詩人,也是廣西歷史上第一個詩人,主張詩歌反映現實問題,反對浮夸靡麗之風。這首詩寫的是田園生活,很是雅趣。邵平瓜地,是一個典故。邵平,是照看秦始皇父母墓地的官員,被秦始皇封為東陵侯。秦滅后,無官可作,只好靠賣瓜為生。他種的瓜不但甜美,而且瓜皮五彩,由此遠近知名。作者這樣寫,意思就是表達自己跟邵平一樣,如今只是一介農夫。谷雨時分,萬物生長,自己到田間去勞動?;貋頃r,發現書卷散落床前。猜想這大概是昨天春風趁著我不在,進屋偷偷看書來著。這首詩意境悠閑,想象豐富,語言風趣,田園氣息濃厚,很有意思。
5.《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這是非常有名的一首田園詩,描繪了一幅美麗朦朧的江南鄉村畫面。山上綠色遍染,河中水白映天。子規聲聲催人布谷,煙雨籠罩四月鄉間。這是人們正忙碌的播種時節,剛剛收拾完蠶桑事,又開始忙著插秧種稻。從詩中可以看出,四月雖然繁忙,但也很愜意,鄉村生活充實而又恬靜。
6.《夏日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兒童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老規矩,提到田園詩,必提范成大。范成大的田園詩取材廣泛,風格鮮明,手法獨特。各種題材都有不少優美的代表作。這首詩大家耳熟能詳。村里人家保持著淳樸勤勞的風氣。各家各戶都是好兒女,沒有偷懶的。白天耕地,晚上織布,各有各的事情。小孩子也沒閑著,跟著大人學農活。前兩句是陳述,后兩句則是遞進升華,把農村勞動人民的良好品質和作風傳承表達了出來,既有生活情趣,又富生活哲理。學詩當如此。
7.《和李才甫先輩快閣五首其一》 宋 黃庭堅
云橫章貢雨翻盆,
寺下江深水到門。
落日荷鋤人著本,
西風滿地葉歸根。
黃庭堅曾經擔任太和縣令,當地有一棟快閣,他常與好友李才甫一起來此游覽,寫下了不少唱和詩。章貢,是贛江之流章水和貢水,借指當地江河。這一天,江上濃云密布,大雨傾盆。江中水勢洶涌,已經漲到了寺門口。雨過天晴,西風撲面。暗示這場大雨來的不巧,正是將要豐收的季節。盡管已經到了晚上,農夫們也要趕快去地里干活,清理被大雨攪亂的莊稼,以免誤了收成,失去了生活的根本?!奥淙蘸射z人著本,西風滿地葉歸根”,這一聯詩,以景喻理,巧妙而深刻。
8.《高臥》 元 仇遠
人生天地一蘧廬,
耕鑿雖勞樂有余。
因閱杜詩刪舊稿,
為觀羲帖習行書。
山公醉后猶騎馬,
渭叟閑來只釣魚。
世道秋風總蕭索,
何如高臥白云居。
啥叫高臥?找塊高地躺下睡覺嗎?非也,高臥,特指隱居?!稌x書陶淵明傳》中說陶淵明: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作者是在感慨:人生就像一處驛站而已,臨時而來,匆匆而去,何必追名逐利,不如隱居鄉中。種地鑿井,雖然辛苦,但不為世俗所擾,樂趣反而更多。閑來讀書作詩,臨帖習字;醉后騎馬游山,釣魚享樂,多么好的生活。對于隱居的人來說,俗世間的蕭瑟秋風,卻成為隱居者享受的美景。作者仇遠是宋末元初頗負盛名的詩人,這首詩其實也是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無奈,產生了避世隱居的思想。
9.《絕句》 清 陳萇
山行風暖落花輕,
雨過田間野水鳴。
自笑微官如布谷,
年年三月勸春耕。
陳萇是清康熙年間進士,曾任桐廬縣令,對底層百姓的生活體會比較深刻。從詩中來看,作者是一位關心民間疾苦的好官。這首詩寫的是農歷三月,到了播種的季節。作者下基層,來到山村,囑咐勸告農民,抓緊時間去種地,不要錯過了時令。詩的前兩句,寫了優美的山村景色。后兩句以自嘲的方式,把自己比作布谷鳥,提醒人們及時播種。比喻貼切生動,語言幽默輕快,是一首不錯的清代田園詩。
10.《田間》 清 汪楫
小婦扶犁大婦耕,
隴頭一樹有啼鶯。
兒童不解春何在,
只向游人多處行。
汪楫字舟次,是明末清初詩人,與號稱當時詞壇第一人的陳維崧關系密切。汪舟次著作頗豐,涉獵廣泛,然而詩詞數量卻不多。這首詩語言淺近,婦孺易懂,平平常常,看上去沒啥,但卻是寫詩的最高境界。小媳婦扶著梨,大媳婦耕地,代表農民男女老幼齊上陣,到地里干活。田壟樹頭上,黃鶯在不時啼鳴??梢娨呀浀搅碎_春播種的季節。此時,游人紛紛到田間出游,欣賞春色。但是,兒童還不懂得欣賞,只是看見哪里人多就去哪里。全詩通過側面描寫,來展現鄉村田間的盎然春意和勞動氣氛。特別是寫兒童的兩句,使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兒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