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羅斯地形以什么為主
俄羅斯橫跨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北鄰北冰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面積世界最大,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西南聳立大高加索山脈。
2,俄羅斯的主要地形
俄羅斯,是地球上國土面積最為廣闊的國家,面積約有1709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僅有1.4億多,是一個地跨歐亞洲大陸,幾乎把北冰洋包圍起來的巨型國家。
雖然俄羅斯面積非常遼闊,但卻有超過80%以上的地區無人居住,而且作為有四分之三國土位于亞洲的俄羅斯,卻被公認為是一個正經的歐洲國家。
俄羅斯大致位于30°~180°E,50°~80°N之間,土地范圍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波羅的海。接壤鄰國有我們中國以及其他13個國家。俄羅斯國土面積雖然排名世界第一,足可以裝下兩個巴西。
但如果論有效使用面積,俄羅斯怕要縮水太多,因為在烏拉爾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基本都是人煙稀少的森林、荒野以及遍地的沼澤地。像面積達621萬平方公里的遠東地區,人口卻僅僅只有約600萬左右。
俄羅斯的歷史,起源于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于1283年建立莫斯科大公國。
公元1547年,由具有蒙古血統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俄羅斯第一代沙皇,之后隨著后輩繼任者,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疆擴土,把領土越過烏拉爾山,一直延伸到東部的太平洋沿岸。
伊凡四世
俄羅斯是一個半總統共和制國家,下轄有22個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以及1個自治州,總共由85個聯邦主體共同組成。主要城市有首都莫斯科、圣彼得堡、索契、海參崴、葉卡捷琳堡、摩爾曼斯克等一些其他重要城市。
而且從這些城市的分布特點,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俄羅斯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烏拉爾山以西,以及靠近中國的邊境地帶。
地形上,俄羅斯以平原、高原為主,整體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其中以烏拉爾山為界,往西屬于東歐平原,往東則分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以及東西伯利亞山地,和太平洋沿岸山區。
境內最高峰是位于俄羅斯與格魯吉亞邊界的厄爾布魯士山,海拔高度約為5642米,同時也被認為是歐洲的最高峰。
境內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以及勒拿河。
氣候上大部分地區處于北溫帶,是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的地理特征,而且因為緯度較高,所以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日照充足,十分有利于針葉林的大規模生長。
而在北極圈附近以及以北廣大地區,由于靠近極點,所以屬于冰冷的寒帶氣候。
俄羅斯共有民族194個,人均GDP約為1.1萬多美元,是一個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民族成分中,主要以俄羅斯族為最多,約接近國家總人口的80%,是一個以信奉東正教為主的聯邦民主制國家。
俄羅斯有著高度發達的工業體系,在世界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業上從業人數僅有約600多萬,是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不過雖然工業基礎十分雄厚,但輕工業卻發展緩慢,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依賴從國外進口。
作為俄羅斯最大的城市莫斯科,人口約有1500萬左右,是一座始建于1147年的古老城市。從最開始的莫斯科大公國,就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莫斯科市內擁有眾多的旅游勝地,像著名的莫斯科紅場、克里姆林宮、莫斯科電視塔,全俄展覽中心等等,都是聞名全球的地標建筑。
莫斯科
而全國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是由彼得大帝遷都于此而建造的城市。圣彼得堡人口約有500多萬,是俄羅斯最接近西方文化的一個城市,也被稱為是俄羅斯北方的首都,是俄羅斯聯系歐洲一個最為重要的窗口。
圣彼得堡
當然除了這兩個城市之外,還有第三大城市新西伯利亞,第四大城市下諾夫哥羅德,第五大城市葉卡捷琳堡,以及遠東第一港海參崴等其他一些人口較多的重要城市。
海參崴
從最東到最西,俄羅斯跨越了150度的地理空間,而在這片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生活著僅有1.4億多人。在廣袤的烏拉爾山以東地區,以及孤獨的勘察加半島上,還存在著更多人類從未涉足的神秘地帶,而這一切,都等著我們,去一步步的探索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