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年號一覽表及名稱
宋朝共有57個年號:
1、宋太祖趙匡胤的年號有:建隆、干德、開寶;
2、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有: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3、宋真宗趙恒的年號有: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干興;
4、宋仁宗趙禎的年號有:天圣、明道、景佑、寶元、康定、慶歷皇佑、至和元豐;
5、宋哲宗趙煦的年號有:元佑、紹圣元符;
6、 宋徽宗趙佶的年號有: 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7、宋欽宗趙桓的年號有:靖康;
8、宋高宗趙構的年號有:建炎、紹興;
9、宋孝宗趙昚的年號有:隆興、干道、淳熙;
10、宋光宗趙敦的年號有:紹熙;
11、宋寧宗趙擴的年號有:慶元、嘉泰、開禧、嘉定;
12、宋理宗趙昀的年號有:寶慶、紹定;
13、宋度宗趙禥的年號有:咸淳;
14、宋恭帝趙顯的年號有:德佑;
15、宋端宗趙昰的年號有:景炎;
16、宋末帝趙昺的年號有:祥興。
2,宋代年號順序表
兩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趙匡胤: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遼穆宗耶律璟應歷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訓顯德七年
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滅荊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滅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開寶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開寶二年,遼穆宗耶律璟應歷十九年,遼景宗耶律賢保寧元年
公元971年:辛未,開寶四年,北宋滅南漢
公元975年:乙亥,開寶八年,北宋滅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開寶九年,宋太宗趙炅改為太平興國元年
宋太宗趙炅(趙匡義):
公元976年:丙子,太平興國元年,開寶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平興國三年,北宋滅吳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平興國四年,北宋滅北漢,五代十國片面完畢。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興國八年,遼景宗耶律賢乾亨五年,遼圣宗耶律隆緒統和元年
公元984年:甲申,太平興國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趙恒:
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公元1022年:壬戌,乾興元年
宋仁宗趙禎: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遼圣宗耶律隆緒太平十一年,遼興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
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寶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寶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慶歷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遼興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遼道宗耶律洪基清寧元年
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
宋英宗趙曙:
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
宋神宗趙頊:
公元1068年:戊申,熙寧元年
公元1078年:戊午,元豐元年
宋哲宗趙煦:
公元1086年:丙寅,元祐元年
公元1094年:甲戌,元祐九年,紹圣元年
公元1098年:戊寅,紹圣五年,元符元年
宋徽宗趙佶:
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國元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壽昌七年,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統元年
公元1102年:壬午,崇寧元年
公元1107年:丁亥,大觀元年
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
公元1115年:乙未,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顏旻收國元年,完顏旻即完顏阿骨打,樹立金國。
公元1117年:丁酉,政和七年,金太祖完顏旻收國三年天輔元年
公元1118年:戊戌,政和八年,重和元年
公元1119年:己亥,重和二年,宣和元年
公元1123年:癸卯,宣和五年,金太祖完顏旻天輔七年,金太宗完顏晟天會元年
公元1125年:乙巳,宣和七年,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顏晟天會三年,天祚帝被金兵俘獲,大遼國亡。
宋欽宗趙桓:
公元1126年:丙午,靖康元年
公元1127年:丁未,靖康二年,金太宗完顏晟天會元年,金國消亡北宋,俘虜宋欽宗趙桓和已退位的宋徽宗趙佶。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宋高宗趙構:
公元1127年:丁未,建炎元年,金太宗完顏晟天會五年,北宋欽宗趙桓靖康二年
公元1131年:辛亥,紹興元年
公元1136年:丙辰,紹興六年,金熙宗完顏亶天會十四年沿用金太宗完顏晟年號
公元1149年:己巳,紹興十九年,金國海陵王完顏亮天德元年,金熙宗完顏亶皇統九年
公元1161年:辛巳,紹興三十一年,金世宗完顏雍大定元年,金國海陵王完顏亮正隆六年
宋孝宗趙昚(音“慎”)
公元1163年:癸未,隆興元年
公元1165年:乙酉,乾道元年
公元1174年:甲午,淳熙元年
3,北宋官職品級一覽表
宋朝的官職名稱和品級有:正一品從一品到正九品從九品,具體如下:
1、正一品:職官為太師、太傅、太保等。
2、從一品:職官為樞密使、太子太師、太子太傅等。
3、正二品:職官為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等。
4、從二品:職官為簽書樞密院事、不雅文殿大學士、殿前都指揮使等。
5、正三品:職官為不雅文殿學士、翰林、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等。
6、從三品:職官為龍圖、御史中丞、開封尹、尚書列曹侍郎等。
7、正四品:職官為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秘書監等。
8、從四品:職官為左右諫議大夫、權六曹侍郎、少府等。
9、正五品:職官為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觀察使等。
10、從五品:職官為團練使、諸州刺史、駙馬都尉等。
11、正六品:職官為國子司業、軍器監、都水使者等。
12、從六品:職官為侍御史、左右司員外郎、開封少尹等。
13、正七品:職官為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諫、侍講等。
14、從七品:職官為左右正言、符寶郎、監察御史等。
15、正八品:職官為秘書郎、太常博士、樞密院計議官等。
16、從八品:職官為少府、太祝、節度掌書記等。
17、正九品:職官為京畿縣尉、諸州長史、樞密院守闕書令史等。
18、從九品:職官為諸州縣尉、諸州司士、翰林醫學等。